(通讯员:卢红霞 张彤 赵雨悦)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体验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巨大改变,探索传媒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策略。3月17日下午,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志平、杨戈军,副院长冉明仙,传媒学院全体教职工同梓里乡平安村村委会梁涛、周迎春于涪陵区梓里乡平安村村委会开展联合党建活动,汪志平副书记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梁涛与周迎春介绍平安村的乡村振兴策略,各项落地措施,梁涛在活动上表明,平安村现常住人口约700人,其中大多为老年人,为加强创收,平安村利用本土优势,大力发展李子、花椒等种植产业。梁涛还表明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平安村利用自身资源,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大力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努力创新新的产业,致力提高本地经济,造福乡村,打造美丽和谐发展新乡村。
其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志平组织传媒学院教职工深入学习《求实》第六期杂志——《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汪志平副书记表示,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利用自身传媒优势,跟进党中央脚步,坚持创新传媒赋能乡村振兴。
最后,党委副书记汪志平、杨戈军,副院长冉明仙同教职员工交流安排近期传媒学院工作。冉明仙副院长表示,巡视整改是传媒学院近期的重要工作,老师们需优化课程教学,改造培育方案,落实党中央精神,跟紧国家步伐,正向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她还强调,为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我们需要将党建活动与专业改造相结合,希望教师主动参与到整改措施的制定当中来。最后,她提到,除专业改造外,学院还需要加强文化改造,如改造学院文化墙,搜集最有魅力的形象照片,传播传媒学院风采。
汪志平副书记表示,要做好改造,需要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热烈讨论,积极行动,从效果出发,组建安排团队,为了我们目标的实现,分类完成任务。他强调,我院要紧跟国家政策,紧靠党中央身影,利用学院专业技能将产品直播做好、土特产做特、产品包装做透,才能做响,用传媒赋能乡村振兴。针对传媒学院学生就业问题,汪志平副书记表示,由于现阶段就业形式严峻,国内与国际的就业机会繁多,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需要老师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杨戈军副书记表示,就业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他希望各位专业课老师发挥自身教育作用,高度重视同学们对就业、考研、考公的计划,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推动学生迈出第一步。他还强调,为完成国家要求,传媒学院要积极推动教育就业一体化,团学也应积极配合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工作。
会议最后,冉明仙副院长针对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两点建议方案:一是组建学习小组,让小组长带领同学们积极就业,掌握同学们就业情况;二是参与就业指导,老师积极推动同学们写简历,投简历,开导同学们先就业后择业。
通过此次活动,传媒学院教职工们更深入的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发展策略与进程,为后续开展传媒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