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彤 卢红霞 谢颖 田文杏 杨慧婷)征途路漫漫,奋楫正青春。为引领广大青年树立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抒发对党、团的真挚情感,发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11月2日晚7点,长江师范学院第23届新生演讲比赛决赛在拏云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本次比赛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传媒学院承办。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全生,教务处副处长刘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校团委副书记黄智,传媒学院专业教师李晓辰、杨竞豪。
本届大赛共有22名参赛选手入围。选手们紧扣“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爱党爱国情怀。演讲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讲述身边故事,有的抒发理想抱负,有的述说历史感悟或未来展望。演讲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其中,来自传媒学院的杨颖以《5592》为题,讲述了她的哥哥在面对因出任务不能与家人常联系、工作环境艰苦等诸多困难却从不退缩,坚守岗位的故事。她用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细节展示了她哥哥对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们,让大家对军人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而脚下的土地就是我要用生命去捍卫的地方!”是她哥哥的坚定回答,也是杨颖开始坚定理想信念的起点。
教师教育学院的杨均君以《有这样一双手》为题发表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00后”杭州女孩一双布满老茧和血泡的手,小学老师一双指腹硬硬、皮肤粗砺有着厚厚的写字茧的手,一双双不怎么好看的手,镌刻着各种磨砺中积淀、成长的故事,奋斗的痕迹。杨均君在演讲中呼吁同学们应该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希望“越来越多的‘这样一双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青春动力”。自信的姿态与动人的演讲钩动了观众的心弦,激情的内容和澎拜的语气传达了对党的崇敬。
政治与历史学院刘晓丹的《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梦向未来》以“儿时的梦想”为引子,将1046年、756年、1973年发生的三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与自己的经历对比,向大家展示了梦想的力量和奋斗的重要性。她号召广大青年要勇敢追求梦想,努力奋斗,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有用之人。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杜欣宇以《我本是高山》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只要像张桂梅一样努力奋斗,就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的花朵。机器人工程学院的李贺以《踔力奋进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为题,强调了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励广大青年思考如何用科技发展中国,如何将强国信念融入时代……。她们的演讲充满激情和自信,每个选手都以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演讲主题的理解和感受,热烈的气氛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比赛圆满结束。杨颖和杨均君荣获一等奖,刘晓丹、白浩东、刘林凯、段晓蓉获得二等奖,范孙馨、梅俊楠、张心甜、王毅晨、杜欣宇获得三等奖,王丽睿、李贺、何俊乔、毛雯文、谭婧雅、魏文靖、周灵、董易、彭敏廖前静获得优秀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选手们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努力和付出的肯定。
奋起扬帆,未来可期。此次比赛,旨在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面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愿我校新生都能以梦为马,乘风破浪,扬帆筑梦、不负未来!